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斗鸡诗

刘桢 刘桢〔两汉〕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红公鸡披着华彩毛羽,一双趾爪光如锋刃剑芒。
只见它们一展炎威雄风,会战在大门至厅堂的路上。
看它尖利的长爪踏踩着玉阶,发怒的双眼燃烧起凶猛的火光。
长长的尾翅搅起阵阵惊风,有力的双翅正铺展伸张。
轻捷地奋起尖嘴利爪,时而闪电般进击,时而腾跃飞翔。

注释
斗鸡: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
丹鸡:占俗盟誓和祭祀所用的赤毛雄鸡。丹,红色。
被:通“披”。
华采:华丽的彩衣。釆,同“彩”。
距:鸡爪,也专指鸡足后突出如距的尖骨,争斗时用以刺对方。古代,斗鸡的爪子都套有金属外套,而且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该诗当作于建安十四年(209年)之后,当时曹丕曹植兄弟与陈琳王粲徐干刘桢应玚等人于邺中宴游,彼此诗赋唱和,诸人多有同题之作。宫廷游宴中常有的一种游戏就是斗鸡。曹植、应玚等都有《斗鸡诗》。作者也应当是于此时在魏宫中观看了斗鸡之后,才有此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林家骊校注·《建安文学全书 阮瑀应玚刘桢合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

赏析

  诗一开篇,作者便运用生花妙笔,极力渲染鸡的风姿,显得异常的神气:“丹鸡披华采,双距如锋芒。”雄鸡本来就以色彩绚丽著称,而这只斗鸡更是不同凡响:它火红如丹,羽毛华美,仿佛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彩衣;那一双尖爪,锐利无比,宛如刀锋箭芒。如此的雄姿,如此的气势,真是先声夺人,定能取胜。

  接下来的两句,视鸡为人,点出此鸡参加争斗的原因:“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这次游戏是主人闲极无聊,为了与众宾客取乐,才驱使鸡争斗的。而诗人则发挥想像,独出心裁,代鸡言志,说自己所以出斗,是为了一展雄姿,扬威中唐,以示不可战胜的实力。这样,变被动为主动,视无情为有情,极有韵致。

  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斗鸡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把鸡的距、眼、尾、翅的描写,同其立、踏、扑、跳的动作结合起来,既写出鸡的雄风,又暗示了争斗场面的激烈。全诗气势振荡,声咏强劲,诗中借物寓志、托物抒情,生动表达出诗人欲立功建业的雄心壮志,极有韵致。

刘桢

刘桢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26篇诗文  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薤露

佚名 佚名〔两汉〕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责躬

曹植 曹植〔两汉〕

於穆显考,时惟武皇。
受命于天,宁济四方。
朱旗所拂,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与唐比踪。
笃生我皇,奕世载聪。
武则肃烈,文则时雍。
受禅炎汉,君临万邦。
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广命懿亲,以藩王国。
帝曰尔侯,君兹青土。
奄有海滨,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旗章有叙。
济济隽乂,我弼我辅。
伊予小子,恃宠骄盈。
举挂时网,动乱国经。
作藩作屏,先轨是隳。
傲我皇使,犯我朝仪。
国有典刑,我削我绌。
将寘于理,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时惟笃类。
不忍我刑,暴之朝肆。
违彼执宪,哀予小臣。
改封兖邑,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有君无臣。
荒淫之阙,谁弼予身。
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盈罹斯殃。
赫赫天子,恩不遗物。
冠我玄冕,腰我朱绂。
光光大使,我荣我华。
剖符授玉,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俯执圣策。
皇恩过隆,祇承怵惕。
咨我小子,顽凶是婴。
逝惭陵墓,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实恩是恃。
威灵改加,足以没齿。
昊天罔极,生命不图。
常惧颠沛,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建旗东岳。
庶立毫厘,微功自赎。
危躯授命,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得会京畿。
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心之云慕,怆矣其悲。
天高听卑,皇肯照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悲歌

刘辩 刘辩〔两汉〕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