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来人

刘克庄 刘克庄〔宋代〕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口之家一起分散离开,如今只剩我如孤雁南飞。
在荒废的寺庙里种菜充饥,生活贫苦还穿着当年沦陷时的旧衣。
豪华的府第里歌声钟声腾沸,战场上很少有探骑来回。
我就这样老死在福建,见不到皇上的车驾回归。

注释
离仳(pǐ):离别。
独雁飞:因与家人失散,成了失群孤雁。
老身:北来人自指。闽:福建的简称。
翠銮(luán):皇帝的车驾。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选编.宋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385页
2、 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400-401页

赏析

  这是一个从北方、从金人统治下南逃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诉说故都及其附近荒凉景况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诗人没有出面铺叙事件、描绘场景,也没有穿插任何评判的语言,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完全可从北来人的叙述中体会出来。这样的叙事诗,显然是从杜甫“三吏”、“三别”一类的诗化出。这两首五律,记录了一个从金人统治的北方南逃的人的血泪控诉。

  第一首描述北宋都城汴梁被占后的状况。开头“试说”二字含义深婉,隐约透露主人公不愿说、不忍说的悲抑心境。从而表明他的诉说是应别人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样,一箭双雕,写说者也就写了听者。听者身居东南,心里却老是惦记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南宋后期,政治更加黑暗,统治者以“岁币”换苟安,忘记了论陷多年的大好河山。诗人于是写下这组诗以抒悲愤,此诗为其中第二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400-401页

简析

  《北来人》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南来新恨,诗人言自己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南方,最使人难以忍受的是眼见宋朝官员只知歌舞宴乐,不问边情,诗人满腔恢复国土的愿望,化作烟云。整首诗语言哀痛、绝望,表现了北来人对国事的忧虑及对南宋朝廷的愤慨与失望,含有强烈的谴责之意。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5204篇诗文  2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孤山

谢枋得 谢枋得〔宋代〕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 苏轼〔宋代〕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